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8-06-15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小二十四个常年性湖泊和三大片季节性洲土珠连玉缀而成。由于湘、资、沅、澧四水所夹带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渐与洞庭湖形成季节性分裂,丰水期仍与洞庭湖碧波相连。
一、概况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小二十四个常年性湖泊和三大片季节性洲土珠连玉缀而成。由于湘、资、沅、澧四水所夹带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渐与 洞庭湖形成季节性分裂,丰水期仍与洞庭湖碧波相连。2000年6月,经 湘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湘阴县横岭湖鸟类和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地理位置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湘阴县北部,东起湘江与岳阳市屈原行政区隔江相望,南抵湘阴县 洞庭围镇和鹤龙湖镇,西临益阳沅江市,北接 东洞庭湖磊石山。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38′~112°57′与北纬28°30′~29°3′之间。
三、生态环境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具有以下特点:
①典型性
横岭湖湿地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热带内陆湿地的典型代表,该保护区内的湖沼洲滩是最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②脆弱性
横岭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遭围垦,使该区湿地功能有所退化,加之近年来的水质污染、湖泊积、偷猎、电捕鱼、植杨树等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横岭湖的湿地资源和生态系统极具脆弱性。
由于湖南"四水"的冲积作用,使横岭湖形成了湖洲、草甸、沼泽、水域等复杂的生境:区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06科(196属)397种,有各类野生动物440种。其中鱼类12目21科112种,鸟类16目47科207种,爬行类8科29种;兽类16科28种;两栖类5科12种,虾蟹类5科11种,贝类5科41种。保护区内物种资源具有珍稀种类多,特色物种多等特点。
④稀有性
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水热资源为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动物区系中含有大量的古老孑遗物路,如鱼类中的中华鲟、白鲟,哺乳类的白暨豚等。保护区内仅国家重点保护的Ⅰ、Ⅱ级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Ⅰ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江豚、白脸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白头鹞、白尾鹞、赤腹鹰、雀鹰、松雀鹰、苍鹰、燕隼、小杓鹬、虎纹蛙等。部分物种涉于灭绝,其中5种极危级,7种濒危级,17种近危级,8种低危级,别外2种为中国特有种。长江流域被认为是中国鱼类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三个区域之一,包含胭脂鱼在内的4种频危鱼类生活在横岭湖。另有两种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哺乳类生活在横岭湖一带,即白鳍豚、江豚,前者为极危种,后者为濒危种。
⑤自然性
保护区虽然在实验区人为活动频繁,但核心区和缓冲区还是保持较为原始自然状态。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拥有植物106科196属397种,其中包括野生的金荞麦、野菱等珍稀植物种群分布。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贵中药蔓京子在青山岛上局部分布,我国仅发现2处,保护区内还发现有古银杏(人工栽培种)存在。
五、动物资源
1、鸟类资源:目前记录到的鸟类207种。本区约有152种鸟类,因在国内或国际间具有重要保护意义而分别列入我国政府公布的保护鸟类名录或我国与外国政府共同签署的保护鸟类名录。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3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同时,该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和罗纹鸭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世界上近30%的罗纹鸭在该保护区越冬。
2、爬行类8科29种、哺乳类16科28种、两栖类5科12种。包含两种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哺乳类生活在洞庭湖和横岭湖一带,即白鳍豚、江豚,前者为极危种,后者为濒危种。
3、鱼类资源:记录到的鱼类有12目21科112种、虾蟹类5科11种、贝类5科41种。其中有包含胭脂鱼在内的4种濒危鱼类生活在横岭湖。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鱼类中华鲟、白鲟。
六、保护区面积及功能区划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3万公顷,分核心区、缓冲区、 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5万公顷, 缓冲区面积1.2万公顷, 实验区面积1.6万公顷。
七、主要保护对象
珍稀濒危水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资源;自然、人文景观等是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八、机构与管护队伍
在bet 365--亚洲版官网设立了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在湘阴县青潭垸设立了青潭保护管理站、在杨林寨乡设立了王家河管理站。
①2000年以来,在保护区内实行全年禁猎。
②每年4月第一周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③对捕鱼期、捕鱼方式、捕鱼作次进行严格控制。
④组织青潭垸居民进行社区共管。
⑤每年冬、春两季定期巡护,打击狩猎活动,保护候鸟安全栖息、迁徙。